欢迎访问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医院)!

患者服务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 首页 > 患者服务 > 健康科普 > 正文

科普在线 | 继甲流、诺如后,手足口病又来了!家里有宝宝的建议收藏

发布时间:2023-05-24    来源:     浏览:

最近,儿科门诊经常有家长问:“医生你看看,我家孩子是遭了手足口病吗?”

手足口病究竟是什么病,为什么让家长朋友如此紧张?

手足口病是一种全球性疾病,自1997年来,我国发生过几次手足口病大流行。2008年,手足口病被列为丙类传染病。近年来,我国全年手足口病发病率为37.01/10万~205.06/10万,报告病死率为6.46/10万~51.00/10万。手足口病容易发病于温暖、潮湿气候,春夏高发,也可见于其他季节。

手足口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表现为手、足、口部位出疹,除了以上部位,还可能出现在臀部、四肢等部位,典型皮疹呈疱疹、斑丘疹等,不典型可见瘀斑、瘀点,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疤,疱疹周围有红晕,内含液体少。

手足口病一般病程7~10天,除了出疹表现,还可伴有发热、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在出疹期就自行痊愈、预后良好,但仍有少数重症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内可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等受累。

1、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

手足口病主要是儿童感染了肠道病毒EV71和柯萨奇病毒CoxA10和CoxA16型。传染源主要来自患儿和隐性感染者,可通过直接接触患儿的分泌物如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以及间接接触感染过的玩具、奶具、餐具、毛巾、床单等进行传播,还可通过飞沫传播。因此最常见的是幼儿园内以及家庭内聚集性发病。

2、如何判断孩子得了手足口病?

有与被感染者的直接或间接接触史,孩子出现了手、足、口等部位的疱疹,伴有发热、咽痛、流涕、咳嗽;或者呕吐、流口水等症状,要高度怀疑自己的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建议尽快到医院就诊。

3、出现哪些症状

需要警惕发生重症?

(1)发热时间超过3天,或者持续高热,而退热效果欠佳;

(2)头痛、呕吐、精神差、嗜睡、烦躁,甚至惊厥;(3)呼吸浅快、呼吸困难;(4)口唇发紫、心慌、出冷汗等等,应立即将孩子送至医院就诊。

4、手足口病如何治疗?

(1)注意隔离,保持口腔及皮肤局部清洁;

(2)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有研究表明,干扰素喷雾或雾化,早期使用具有一定疗效。(3)对症处理:若有发热,则积极退热;若合并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反应,则均应根据相应表现予以对应治疗。(4)中医辨证施治:以清热祛湿解毒为基本原则,可根据不同病证分期辩证论治,给予不同的中药,同时配合中药熏洗、推拿、针灸等。还可酌情使用中成药,如口服金莲清热泡腾片、康复新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蓝芩口服液以及开喉剑等。

5、面对手足口病患儿,

家长该如何护理?

手足口病患儿需与其他儿童隔离,隔离至全部症状消失后1周。在此期间,避免去学校、公园、游乐园等人群密集处。对于患病儿童每日接触的地面、沙发、茶几,以及对其用过的餐具、奶具等进行清洁消毒。

6、如何做好日常预防?

儿童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吃生冷食物、不饮生水,对玩具、食具等常接触物品进行定期清洁消毒,儿童的衣被经常要晾晒。手足口病流行期间,避免与手足口病儿童密切接触,避免去人群密集处,减少感染机会。

7、儿童能否接种手足口疫苗呢?

目前我国可供的手足口病疫苗为EV71灭活疫苗,对EV71有90%以上的预防效果,对于6月龄~5岁儿童,越早接种越好。不要和其他疫苗同时接种,需至少间隔2周。手足口疫苗分为两剂次,间隔1个月效果最佳,若中途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时,可至多推迟2周待感染治愈后再接种第二针。对疫苗成分过敏者,或者为严重过敏体质者,不主张给儿童接种。若有血小板减少或出血性疾病,有免疫功能缺陷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未控制的癫痫患者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病如格林巴列综合征等患儿,也应慎重考虑接种。

参考文献:

[1]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18,36(5):257-263.

[2]《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907-910

[3]《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手足口病(修订)》[J].世界中医药,2016,11(04):734-740.

关闭

友情链接:

医院地址:成都市金牛区十二桥路39号
备案/许可证号:蜀ICP备2020027602号-2
邮编:610075
挂号咨询电话:028-87783481

(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4: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