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医院)!

新闻中心

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正文

红星新闻 | 生吞3个鱼胆“清热”,72岁婆婆命悬一线 医生:偏方信不得

发布时间:2022-06-16    来源:     浏览:

  民间一直流传鱼胆有“明目止咳、清热解毒”作用的说法,但这并没有科学依据。

  近日,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内二科就收治了一名生吞3个鱼胆“清热”的72岁女性患者,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多器官衰竭,让老人命悬一线。最终经过20天的治疗,这名72岁的患者脱离了生命危险。

  对此,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内二科主任赵良斌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临床上,因为误信民间偏方导致中毒的案例不在少数。所以请广大市民不要轻易相信民间偏方,以免引发疾病。

病情好转,转出ICU继续接受治疗的朱婆婆

  眼睛“上火”,生吞3个鱼胆后,72岁婆婆病重入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内二科主任赵良斌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来自巴中的72岁朱婆婆(化名),一直身体健朗、在家还忙着干农活,就因为觉得眼睛有些“上火”,有眼屎等分泌物,家里又正好是养鱼的,送医当日上午10点,朱婆婆宰杀了3条三四斤重的鱼,将3个鱼胆生吞服下。“下午4点,她就出现了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和黑便的情况。”赵良斌说,患者当时还有口干口苦、头晕,四肢水肿,以及全身发痒等症状。

  在巴中当地医院,医生诊断为急性鱼胆中毒,急性肾衰、急性中毒肝功能损伤,给予了保肝、补液等治疗措施。“下午家属看到没有明显好转,就连夜开车直奔成都。”当日晚上8点,患者抵达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一入院,就直接被收治进了重症监护室(ICU)。

  “患者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没有尿了。”赵良斌表示,当时,患者不仅腹痛腹胀等症状没有好转,还有了咳嗽时遗尿,重度黄疸导致全身皮肤发黄,皮肤瘙痒严重等症状。从检验数据上来看,朱婆婆的总胆红素高达139.7,而正常值在21以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正常值是40,朱婆婆的检查数据大于1100,“直接爆表,仪器都测不出来了。”赵良斌说,门冬氨酸转移酶、肌酐、尿酸等多个检查数据都严重超标,还有重度低钙血症,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检查报告

  命悬一线,3次血浆置换,12天透析治疗

  在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给予患者血浆置换、透析和药物治疗,“患者先后做了3次血浆置换,每次2000ml,用干净的血浆置换出她体内有毒素的血浆,6000ml,相当于把全身的血液都‘换’了一遍。”赵良斌说,万幸的是,患者入院第二日,病情得到了控制,转入了肾内二科,继续接受治疗。

  “总共进行了12天的透析治疗。”赵良斌说,临床上,24小时内尿量低于400ml,就诊断为无尿,说明患者急性肾脏损伤,而赵婆婆连续多日尿量低于100ml。“12天后,进入了急性肾衰多尿期,多尿期恢复得越早,病人肾功能损害的后遗症就少。”

  在经过20天的治疗后,赵婆婆顺利出院,此后赵婆婆又接受了2次随访,“第一次肌酐还有点轻度升高,第二次的指标就恢复正常了。”赵良斌说。

  偏方莫信,有人生吞2张蟾蜍皮抢救无效去世

  赵良斌介绍说,尽管从中医角度,蛇胆、熊胆等确实有药用价值,同样是胆,鱼胆不仅没有药用价值,更具有致人死亡的毒性。“正常情况下,如果杀鱼弄破了鱼胆,被污染的鱼肉也最好丢弃。”赵良斌说。

  据介绍,鱼胆汁主要成分是胆酸、组织胺、鲤醇硫酸酯钠及氰化物等,它们都是生物毒素,具有细胞毒性,其中,鲤醇硫酸酯钠为主要毒性成分,这种成分很难破坏,就算是在高温蒸煮的情况下或者是在酒精浸泡下都不能将它除去。对于成人来说,一般只要数克胆汁就能导致中毒,如果是4、5斤重的大鱼,1个鱼胆就足以令人丧命。

  “这些毒素,会引起细胞水肿,从而导致肺水肿、脑水肿、消化道出血等症状。”赵良斌说。

  根据相关文献,鱼胆中毒的死亡率为5.85%,特别是高龄、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极容易导致中毒死亡,还有部分患者可能会因肾脏功能受损导致慢性肾衰,终身需要透析治疗。

  不仅是鱼胆,临床上,因为误信民间偏方导致中毒的案例不在少数。赵良斌回忆,有一名患者就因为听信偏方,一次生吞两张蟾蜍皮,送到医院时已经发生休克,遗憾离世。同时,还有一些患者是因为擅自抓药、采药服用,导致中毒。“入药的中草药,许多也需要正规和准确的炮制方式,或者搭配其他中草药,去除或者降低毒性。”赵良斌说,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有治疗需要,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开具处方,按照医嘱正确服用,绝对不能自行用药。

  “如果有误食,发现恶心呕吐,怀疑是中毒后,最好立即进行催吐。”赵良斌说,随后,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医护人员接至医院进行洗胃等正规治疗,不要到处乱跑,因为在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血液循环加速,导致病情加重。

关闭

友情链接:

医院地址:成都市金牛区十二桥路39号
备案/许可证号:蜀ICP备2020027602号-2
邮编:610075
挂号咨询电话:028-87783481

(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4: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