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动中医药师承教育与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工作,中华中医药学会调研组赴川开展专题调研。8月12日,调研工作座谈会在我院召开。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陈俊峰率队,与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省内重点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负责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及继承人代表共聚一堂,围绕中医药人才培养与学术传承展开深入交流。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晓川出席座谈会。
高位推动:凝聚传承发展共识
陈俊峰介绍了本次调研工作的背景、目的及相关要求。他强调,中医药师承教育是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途径,希望通过此次调研,深入了解四川省在中医药人才培养和学术传承方面的经验与成果,为进一步推动全国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借鉴。
随后,苏晓川详细介绍了全省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情况。他指出,四川省近年来高度重视中医药人才培养,通过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培养模式,逐步建立起多层次传承体系、多形式的中医药师承教育体系,为全省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经验分享:彰显四川传承特色
我院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唐健元就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开展情况作了专题汇报。他分享了医院在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继承人培养及临床实践应用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和成效,通过“跟师临诊—文献整理—科研转化”三位一体模式,系统挖掘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形成了一批特色诊疗方案,并表示将继续发挥医院在中医药传承创新中的示范作用。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书记陈泽君结合本院实际,分享了中西医协同传承的创新做法,重点阐述了医院在挖掘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推动中西医结合特色发展方面的探索与成果。
薪火相传:名医及继承人代表现场发声
全国名中医、我院皮肤科艾儒棣教授强调传授中医思维方式,依托“文氏皮科学术流派”工作室,构建“理-法-方-药-技”一体化的中医皮肤病诊疗体系。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王晓东教授提出,应加强对名老中医药专家知识的标准化研究,形成可复制性和推广性。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十大名中医、我院推拿科罗才贵教授认为中医药传承要强操作、重临床、勇创新、善突破,建议实施师承导师和科研导师双导师制。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十大名中医、我院妇科魏绍斌教授强调在传承工作中对名老中医医案及时整理归档的重要性,同时对名医经验方进行临床研究更有利于经验总结和成果转化。
谢慧等继承人代表围绕中医药师承教育模式创新展开深入讨论。
本次座谈会为中华中医药学会深入了解四川省中医药师承教育和学术传承工作提供了重要平台,也为下一步制定相关政策和工作计划奠定了坚实基础。参会各方表示,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深化合作,共同书写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时代新篇。
供稿:人力资源部
编辑:张海晨
校对:闫译兮
审稿:张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