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医院)!

患者服务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 首页 > 患者服务 > 健康科普 > 正文

春节专刊 | 健康过元宵,这些知识你要知道

发布时间:2022-02-15    来源:     浏览:

想必最近大家都被冬奥会的话题给刷屏了吧。此次冬奥会恰逢元宵节,北京冬奥组委给各国运动员准备了饺子、元宵为代表的美食,应时应景。看到这,在这元宵佳节之际,你心动了吗?

先不着急吃元宵,想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个“圆滚滚”吧。



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是元宵节传统民俗活动。很多人对元宵误会,今天中医妹要认真的告诉大家:元宵≠汤圆!!!!!!


无论是北方的“滚”元宵,还是南方的“包”汤圆,都是属于元宵节的传统饮食。网上有人说,元宵和汤圆不是一样的东西,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虽然他们制作工艺、口感均不相同,但他们却都是以糯米为原料,添加各种馅料,像甜馅、芝麻、豆沙、桂花等,其营养价值都是很相似的。



因为汤圆和元宵都是高糖、高热量!糯米粉包着糖、猪油、奶油、坚果、巧克力……热量高不说,还不易消化,慢性病患者,特别是糖尿病患者、肿瘤患者不能随心吃!


好不容易过个节,吃点东西,

怎么总是这么闹心啊!


其实,传统的元宵营养价值高,热量也很高,不太大的3个汤圆,热量相当于半碗米饭。元宵馅料中含有大量油脂和糖分,对于糖尿病、肿瘤等慢病患者,食用后负担较重,建议少吃或选择无糖、低油脂元宵。

另外,元宵本身就属于高热量食物,宜煮不宜炸,油炸会使本身油脂含量就不低的元宵油脂比例更高,更不健康的食品。而且食用油炸的元宵很可能会使胃病康复不利。煮元宵一次也不能吃得太多。大家注意了:


01:元宵最好在两餐之间吃,当成茶点、甜品或加餐,并且临近那一顿的饭菜要适量减少。普通人核桃大小的汤圆一次吃6个以下为宜,小一些的也不要超过10个。如果吃的是咸元宵,可以在汤里放些小虾米及蔬菜,补充营养,但最好不要再放油脂或调味料。糖尿病人选择少糖、无糖或咸味的元宵,量要减半,还要注意观察血糖波动情况。


02:不要空腹吃元宵。特别在早上,胃肠道功能是最弱的,又处于高胃酸状态,元宵的高糖高油及黏性高的糯米外皮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导致消化不良或加重胃食道反流,影响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03:烹调方式也建议用汤煮、水蒸而非油炸。有的人喜欢在元宵汤里放糖或酒糟,那么元宵应选用没有馅的,以避免甜上加甜。


04:由于高血糖状态下胃的排空会延缓,吃完元宵后马上躺下很容易造成反流,建议适当走动,促进胃的排空。


05:元宵/汤圆中的糯米一般较难消化,在吃元宵/汤圆时也可搭配一些易于消化的蔬菜水果,并且应在食用元宵(汤圆)后补充温和的饮品,起到促进消化的作用。


哪些人群应该少吃或禁食呢?


1.消化道疾病患者适量食用。肠癌,胃癌患者禁吃,尤其是晚期肠癌的患者,以免肠梗阻。

2.胃肠消化功能不良者。元宵是由糯米面做成的,黏性较大,不易消化,食后可导致胃痛、胃胀、嗳气、反酸甚至腹泻。

3.急性胃肠炎患者。春节期间很多暴饮暴食的人易患急性胃肠炎,这时候如果多吃元宵反而会加重胃肠道负担。

4.胃溃疡病患者。吃元宵可促使胃酸分泌增多,加重对溃疡面的刺激,严重者可诱发胃出血、胃穿孔等。

5.糖尿病患者最好不吃甜馅元宵,可改吃代糖陷汤圆或者咸味元宵。如果把元宵当点心吃,就一定要减少正餐中主食的量。

6.心血管病、高血压病患者。应尽量少吃这种难以消化的食品,如果吃得太饱并吹到冷风,这类患者就容易引起急性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7.老年患者多有消化功能减退,牙齿松动脱落,而且吞咽反射也比较迟钝,可能会因急速吞咽而引起元宵卡喉,导致呼吸困难,甚至造成窒息,所以老年人吃元宵一定要细嚼慢咽。

8.3岁以下的婴幼儿吃汤圆要小心,汤圆可能粘在呼吸道,引起窒息。


享用了美味的元宵,让我们再去看看元宵节还有哪些保留节目。


1.闹花灯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此节日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等习俗,故也称灯节。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正月十五的"观灯"已经成为山西民间群众自发的活动,在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吸引着观灯的群众。太原一带,太谷县的灯是很有名气的。太谷的灯,以品种繁多、制作精巧、外观引人出名。


2.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华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4.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5.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6.划旱船

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


7.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8.逐鼠

逐鼠是一项元宵节期间的传统民俗活动,始于魏晋时期。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传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


9.送孩儿灯

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10.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


11.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



关闭

友情链接:

医院地址:成都市金牛区十二桥路39号
备案/许可证号:蜀ICP备2020027602号-2
邮编:610075
挂号咨询电话:028-87783481

(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4:00-17:30)